很多新手入门视频剪辑,一边装了软件,一边找了教程,但是却发现教程里的很多专业术语看不懂,以至于一边看教程,一边百度搜索词条,就很花费时间,今天就来给正在学习或是想要学习剪辑视频制作的朋友科普一下剪辑的相关术语。
1、帧
简单的说,帧就是1s中内传输的图片的帧数,算是时间单位,剪辑时时间显示一般为:时:分:秒:帧。视频是由一连串的静态帧快速连续显示的结果,每一帧都是静止的图像,帧率越高,视频效果越流畅、逼真。
2、空镜头
没有人物的镜头,也称景物镜头,用于介绍故事发生环境,烘托氛围,表达抽象情感等。
3、像素
这是最最基础的概念,指组成图像的一个个小方格(很多图片放大后看到的类似马赛克的方格),每个像素的位置和颜色,决定整体呈现出来的效果。每一个像素的长宽比又叫像素比,除此之外帧尺寸等也会用像素来度量。
4、画面比例
指视频画面的宽对高比例,电视的4:3、16:9标准,电影的1.85:1、1.66:1、2.35:1等。
5、渲染
一般是指项目中的源文件生成最终影片的过程,能让画面更加漂亮有质感。
6、景深
不光拍摄的时候要注意景深,剪辑也需要注意,景深就是景物影像较清晰的一定范围。可能这么说,还不是很清楚,看一张图,从左到右就是从大景深到浅景深,浅景深看得清楚的范围小,大景深看得清楚的范围大。
7、叠化
上一个镜头消失之前,下一个镜头已经显示出来,两者有短暂重叠,是转场中的一种。
8、蒙太奇
苏联电影艺术大师普多夫金普指出:"把各个分别拍好的镜头很好地联接起来,使观众终于感觉到这是完整的、不间断的、连续的运动——这种技巧我们惯于称之为蒙太奇。英国人对它的称呼则更为简单、粗糙——Cutting,亦即切开。"(《论蒙太奇》)在国际上,习惯的称呼,以英美为代表的称电影剪辑(编剪),以苏法为代表的称蒙太奇,中译意为镜头的组接或剪辑(电影蒙太奇:Film Montage)。
蒙太奇在狭义上是指剪辑时通过镜头组合进行表达和叙事的手法,与之相对的还有长镜头,长镜头是指使用很长时间的镜头。
9、拉片
拉片这个词,就是和拉锯子一样,一格一格反复看,反复倒带,分析镜头内容、场面调度、运镜方式、景别、剪辑、声音、画面、节奏等,总结起来,就是通过看并且深度解读其他人的片子(指专业技术方面),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10、转场
不同空间不同场景的两个镜头之间的衔接方法,又叫场景过渡,分为无技巧转场(空镜头转场、特写转场、声音转场、挡镜头转场、相似体转场和运动镜转场)和技巧转场(淡入淡出、叠化、翻转、定格、多屏分割等)。
11、视频格式
剪辑完视频,就要导出了,常见的视频格式有MP4(H.264可以直接观看)、MOV(可二次编辑)、FLV(体积小)等。
12、跳切
在完成视频制作的影片中,拍摄主体相同的两个相似镜头之间的突然过渡。空间或时间的“跳切”常导致故事情节的中断。
13、深度
一般指色彩深度。对于普通的RGB视频来说,8bit是最常见的,对应到pr, RGB是三个通道,乘上每个通道8bit,就是最常见的24bit。32bit一般是多了一个alpha通道,也就是蒙版mask,同理可知,12bit深度在pr里对应的是36bit,16bit深度对应的是48bit。不止颜色有深度,声音也有类似的声音深度。
14、故事板
影片的可视化呈现,各个素材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时间轴上。
15、闪回
在当下的人物回忆过去事件,回忆片段一般比较短暂,用来表达人物内心想法。如果要表达对未来的预感和想象称为“前闪”,通称为“闪念”。
我们在了解视频剪辑的基础名词之后,再去学习剪辑就会高效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