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剪辑师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技术活,但往往很多剪辑师确忽略了这一点,通常来说,剪辑师是把经历放在编辑的临时音乐上,却把真正的配乐工作转交给专业的配乐师或是音乐剪辑师。而随着低成本电影和网络电影制作的崛起,很多项目从头到尾只由几个骨干来完成,而剪辑师同时要包揽其他的事,音乐剪辑就是其中之一,那音乐剪辑有什么技巧吗?
音乐剪辑的技巧:回答两大关于音乐剪辑的问题。
“为什么要剪音乐”和“如何剪音乐”。
为什么需要对音乐进行剪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剪辑音乐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从技术上处理剪辑-哪些编辑是最好的做法/什么应做和不应做?
为什么要剪辑音乐?
在剪辑的时候何时决定为什么和在哪编辑音乐?请考虑以下两点:
1 - 音乐剪辑的作用是控制作品节奏的快慢
请看下图:
你可以看到,在图片中有一场戏,其中包含了一点情绪高潮(顶部轨迹-粉色区域),周围是情绪低一点的区域(顶部轨迹-青色区域)。
简单地插入一首罐头音乐(production music)可能不会在正确的时刻反应正确的情绪强度。(音乐的高潮在画面高潮的右边)
这是一个你为何需要调整或编辑你的音乐,以匹配画面跌宕起伏的情感的例子,这取决于你试图传达的情绪感觉。
2 - 作品越短音乐剪辑就更有必要
这似乎有点违反直觉,但这是事实。
更长的作品像电影的一场戏或者一段纪录片内容,里面节奏和情绪是逐渐变化的。
此外,还有更多的画面长度来填充音乐,你能在一段画面里插入一首音乐,音乐本身就可以比较容易和画面合二为一。
然而,在较短的形式作品,如先导预告片或宣传片段里,作品中的内容会被压缩。
你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引导观众感受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情感,因此,我们需要对音乐进行更多的编辑,以匹配这些内容风格快速变化的片段。
如何剪辑音乐?
一.学会用音乐辅助情节
在一部影片中,音乐节奏对影片的影响很重要,恐怖片之所以恐怖,音乐辅助作用是很大的,如果关掉声音看的话,就减少了一大半的恐怖感觉了,我们要学会利用音乐去辅助情节:
1、把握好音乐的出入口
2、要做好适当的留白
有些混剪视频剪出来,BGM就没有停过,音乐的使用一定要注意适可而止,有些该留白的地方要留白,有时候留白可以更加突出主题。
3、剪辑师可以为人物定制专属音乐
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带BGM,突出人物性格。
现在很多电视剧都有采用这种方式,某一首歌就是某个人出来的时候才会出现,香港电影《黄飞鸿》系列,经典的电影配乐,每当音乐响起,观众的情绪就会高张起来,激昂的调子,起伏的旋律,强烈的节奏感,带给观众不仅是听觉上的,就连身体的血液都会沸腾起来,没有人能在《男儿当自强》的BGM下打败黄飞鸿。
二.做好音乐储备分类
音乐、音效的分类对于一名职业剪辑师非常重要,你需要建立自己的音乐库。
同时在听音乐的时候也要在脑海里思考,这类音乐适合配合怎样的画面,多进行这样的练习,可以提升声画结合的能力。
下面具体说说音乐和音效该如何分类。
在剪辑“听”其中包含音乐、音效、人声
人声又包括:独白、对白、旁白
1.音乐分类方法:
对于音乐的分类更建议按照风格及情绪来分类,因为小白总是会出现一个毛病,这首歌好听就用它,或者这首歌节奏好就用它,不会管他是不是符合剧情需要和情绪需要,最后做出的影片就会不伦不类。
| 流行类
在剪辑一些旅拍、vlog影片,一般流行性的音乐节奏都很明显,动感的节奏配合你的旅行,可以给予更丰富的感官效果。
| 清新类
这类的音乐更适合做一些小清晰风格影片,小清新可以分两类:
第一类就是拍摄画面清晰,更多出现在影视里,例如《小情书》中的配乐应用。
第二类就是MG动画,很多MG动画风格实际上都很小巧类型,如果用到了史诗级别,就非常和画面不符合。
| 史诗宏大类
这类的音乐大家可以通过电影的原声带获取,很多史诗级别的好莱坞大片都会用,这类的音乐更适合史诗级别的大场面,比如万人开场的的场面、英雄出现的场面、史诗级别的大远景等等。
| 科技感
这类的音乐实际上更多可以用在广告宣传VC的广告产品上,比如某某科技公司发布了一款新的手机,那么画面都是围绕手机的特写和功能去展示,音乐的风格偏向科技感,那么就可以给予产品加重它的科技氛围。
当然科技感的音乐可以用在多个地方,宣传片、剧情片也可以用。
| 意向类
这种音乐很难琢磨,你有没有通过镜头给予观众一种思想表达,而不是具体要告诉观众具体时间,比如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类似于行为艺术。
那么这类的影片更适合意向类音乐,我们建议可以搜索关键词:北欧风格音乐。
异域风情强烈,能感受到到当地的风俗。
| 预告片类
这类音乐比较特殊,原因在于有一类音乐专门负责电影预告片,这类音乐一般由特殊的音乐制作人制作,而他制作的音乐都是偏向于电影预告片的剪辑风格,优势在于音乐的结构和节奏很明显、重音突出、戛然而止的地方也非常明显。
三.音效的分类方法
一部影片没有音效,实际上很难有体验感,观众看影片更多的是体验感,而不是获取什么,举个例子,一部电影,只有音乐和人声,那么很多情节上的体验感无法真实的获取。
1、背景音效:统称群众杂音
2、动作音效:人行动所产生的声音(走路声、打斗声)
3、特殊音效:经过变形处理的非自然界音效(电影预告片多用)
4、自然音效:自然界中非人的行为动作所发出的声音(鸟语虫鸣、风雨雷电)
5、机械音效:因机械设备的运行所发出的声音(汽车、火车、电话……)
PS:在我们利用我们收集的音乐进行视频创作时一定要注意版权,尤其是商用的时候,分清是否是免费可商用还是收费商用,培养自己的版权意识。
四. 将镜头剪辑点与音乐节奏点有机结合
剪辑点与音乐节奏点结合可以使普普通通的画面有艺术感,有些时候需要将影片剪得松紧有度,有起有落,张合有力,和音乐配合。
如《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每次奔跑其实都非常普通,但是剪辑点与音乐节奏配合好了之后,无形的让角色变的伟大,感觉他跑的不是路,而是自己的执着,和坚持不常埋头苦干的精神。
所选取音乐的节奏决定了整部影片的风格与基调,剪辑点与音乐节奏点结合的好,会让音乐的节奏与影片剧情节奏相协调。
所以说,制作影片并不是仅仅把画面对上音乐就行,一定要考虑画面本身的内容、节奏、人物的动作等因素,再配以选取得当的音乐,才能真正做到音乐节奏点和镜头剪辑点的灵魂合而为一,从而控制影片整体节奏,总之,快要快得有理,慢要慢得有理。